编者按:8月初,一场油荒突袭南粤,让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能源问题的严峻性。虽然目前油荒已有所缓解,但是它带给人们的思考却并没有停止。当然,能源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放眼楼市,在“缺油”时代置业者购房会做出何种选择、政府如何推进节能性住宅建设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为此,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科技·环保·节能”21世纪房地产发展观暨深圳地产科技、环保、节能住宅巡礼。
油荒之后的楼市思考
本报记者刘春报道日前,记者切身感受油荒,走了五六个加油站,要么干脆没油;要么是队伍太长,加油站的出入口都排满了长队。最后,好歹排到了,工作人员告知“限额,只准加50元”。让人领教了一把什么叫排队,什么叫“稀缺”。不过,与此前某些热销楼盘上演的“排队购房”不同,这些前来排队加油的车可不是“托儿”,想想没有了油,再昂贵的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著名石油地质学家艾凡霍曾预言:永久性短缺将于2000年至2010年间的某个时候发生,人类将面临一场能源危机,积极地说,是面临一场能源变革,人类因此将不得不放弃经过许多年的埋藏才能形成的、数量有限的动植物“遗体”。
“后石油时代”是否已经到来难下结论,但是我们已经确确实实地感受到能源紧缺。前几天,记者打的去布吉,走新修的清平快速。路上没有几辆车,的士司机告知,加不到油是车少的根本原因。由此看来,即便有车、有路,如果没有油,路和车又有什么意义?在油荒年代,政府与开发商都有必要思考这一问题。
目前,深圳楼市的可开发土地全部集中在关外,如果不解决配套交通问题,关外楼市难以真热。现在,深圳全面启动路网建设。未来几年,包括地铁在内的大交通将陆续建成。笔者认为从近期来看,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更多的车、更方便的站点设置等等,以节约能源共度油荒。从中期来看,政府要在修路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否则就如现在的清平快速一样,大多数人还是难以直接享受到快速路的好处。而从长远来看,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之时,要考虑到就业与居住的互动问题,鼓励市民就近解决居住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城市多元发展问题,比如像在深圳北集中了华为、富士通、新天下等企业,政府与开发商宜鼓励员工就近买房,不必跨区置业,尽量减轻交通压力,这也可从根本上缓解油荒带来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