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个别开发商为回笼资金而快速降价探底的行动正在引发楼市的多米诺骨效应,一个项目降价了,其他的也跟着降。截止到目前,绝大多数项目已经被迫加入到降价行列。
市场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半遮半掩地降价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因为大部分房企和置业者都已经认识到,去年房价的非理性上涨主要是在供需矛盾以及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共同推动下形成的,房企提价不过是顺势而为。到今年,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政策面看,土地、金融、市场供需、社会保障住宅等方面的政策执行力度将大大加强;从资金面看,第二套房贷的强硬执行以及货币从紧政策年内难以动摇,行业面临“失血”的处境已日益明显,从去年的资金充裕到今年资金短缺,房价很难维持去年的高位;从消费层面看,自从年后有项目明确降价以来,购房者的市场预期也跟着快速改变,去年由于楼价越涨越快,冲动型消费和超前消费比较多,今年大势发生变化,购房者不急于入市,有时间等待发展商对市场做出回应,而僵持只会让开发商付出更高的资金代价。
年后这一波的降价探底有效激发了市场人气,交易量有所上升,但这种良好势头并未延续,就是因为消费者发现实质性降价的项目并不多,可供选择的单位仍然很少,刚恢复的人气受到了打击。在这样的形势下,房企要做的仍然是顺势而为把价格降下来,不光要有姿态,更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市场形势虽然严峻,但住房需求仍然很大。2004、2005、2006年的月度交易量平均在60万平米以上,4、5月的高峰时期的交易量能达到70余万平米,而目前月交易量才30余万平米,购房需求还远没有得到满足。接下来将进入楼市的五一黄金季节,迎来推盘高峰,开发商应该抓住机会,在降价的思路上达成共识,以空间换时间,在房价探底后迅速跟进才能使市场迎来全面的回暖,而唯有此,行业才会再有机会重新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