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人们对味道鲜美的果子狸赞不绝口的时候,SARS席卷而来;正当人们感念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啥就吃啥的时候,禽流感不期而至;正当自住客跃跃欲试、投资客还想在楼市狠赚一笔的时候,“房流感”又在众人的惊喜与诅咒声中降临。 一场源于深圳、传到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又向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散播的“房流感”来袭了。其症状为交易量大幅下滑、房价变相下降等。这场“房流感”传染到的人群极为广泛,重病患者如潜逃的房屋中介老板,中度患者为已经获利的投资者,轻度患者为大量持观望态度的购房者。 正可谓,房价升降间,几多欢喜几多愁。 A 记者观察 惠州:“拐”向何方? 惠州楼市表现不一 从去年11月开始,惠州楼市突逢“冰河期”。今年1~2月,惠州共成交187套房,均价为3627元/平方米,比去年下半年的均价略有下降。除了少数楼盘有买房送宝马、送管理费和车位、推出特价房及额外折扣外,大多数楼盘并没有明显的降价措施。 由于国家政策走向不明朗,“等”是开发商目前应对的办法,数十个楼盘已推迟开盘销售时间。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面临着对政策的预期问题,持币待购,以规避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是非常理性的选择,所以惠州各售楼处门可罗雀。 目前市场整体表现不尽人意,但也有项目表现突出。中天彩虹城年后每个周末都有10套以上的销售量;东部加州阳光和万城项目由于其大规模和高品质,也被市场关注;惠州城江北片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和投入使用,CBD的构架已经凸现,依然是惠州的热点片区。 市场进入调整期 “中国楼市拐点是否已来到”是目前楼市最大的疑问。去年惠州楼市投机力量占主导,房价不能实现长期均衡,这是由投机资金“来得快捷,走得迅速”的本质特点即“短期性”所决定的。去年宏观调控的最大作用在于“投机者清场,理性需求入场”,从长期来说,有利于楼市的健康发展。 今年将是惠州楼市的“井喷年”,呈现出供应量巨大、种类丰富、竞争白热化等特点。很多发展商表示,深圳市场仍是惠州楼市的主要销售战场。 仍适合投资或自住 在各种楼市新政的调控下,惠州房价会放缓涨速,让市场更稳定和坚挺;楼市新政出台有可能逼得投机客无利而退,让房价回归理性。但房价理性回归并不代表回落,也不是停滞不前,而会随着市场的调整正常上涨。 目前,发展商对宏观调控后期走势表示乐观。从3月份的成交数据看,市场的确有回暖的趋势。 B 一线报道 东莞:跳水之后房价趋稳 楼市的变化颇具戏剧性。短短半年时间,地产界已经从猜测“下一个地王”变成了“下一个降价的城市”。 日前,东莞楼市“大跳水”的新闻如重磅炸弹,引发了人们关于东莞楼价是否“雪崩”的讨论。东莞后市将如何走?对于自住者来说,按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房子最重要;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投资获利越来越难的情况下,更需要理性和谨慎。 房价跳水是营销手段 今年3月初,东莞房价从7000多元/平方米降至4000多元/平方米,堪称“一夜回到两年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2月底3月初东莞城区一批主力楼盘也出现价格跳水呢?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市长李毓全透露,尽管3月初东莞有楼盘价格跌幅大,但东莞楼市不会“雪崩”。他认为2007年房价涨得太不正常了,现在房价降一点是正常的。 万科售楼员解释:4000多元/平方米的特价房只是针对建行的团购,而且只在那两个小时内接受认购,不是房价降到了那个程度。而现在推出的新单位,都在5500元/平方米以上。 世联地产相关人士则表示:“一方面是2008年市场的供应量太大了,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不少发展商出于对市场的观望放慢推货速度,今年上半年将出现集中的推盘高峰,供应加大而消费者仍然在观望;供求关系决定了一部分发展商必须降价来吸引成交。另一方面,由于今年为数不少的台资、港资企业撤离东莞,人民币升值、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再加上东莞的产业转型,东莞的经济将出现一个小拐点,一批企业管理人员、中高层可能会对东莞市场失去信心,因此2008年东莞市场可能需求不足。主流发展商对这些现象看得比一般消费者要透,因此主动降价来吸引购买。” 更多的发展商则认为,持续“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