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望期?寒潮期?调整期?
——深圳二手楼市场将面临考验
4月26日,住房贷款增加利息。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这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深圳的房价走向如何呢?普遍的看法是将走向理性,趋向平稳。那么,对于正在逐步走高的深圳二手楼市来说,新政策带来了一些新情况。二手楼市场的未来将向何处去?众说纷纭。但是,有一个看法正在成为共识,那就是深圳的三级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观望期已经形成?
5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开始,深圳的多家商业银行在加班加点,抓紧处理那些已经递交了贷款申请,但还没有来得及办理审批的住房贷款手续。
过去的一周里,深圳各大产权交易登记中心人头撮动,一些确定意向的买卖双方,在抓紧实行新政前的最后时机,进行过户登记。表面看来,市场交易非常旺盛,其实是虚火,有人戏称:这是过去近两年时间里深圳房价节节攀升的“回光返照”。种种迹象表明,三级市场将出现一个不会太短的观望期。
从5月初开始,有信息透露多家大型地产中介的经营业绩受政策影响而出现下滑。截止6月初,一些中介公司的业务成交量下降了20%,最多的下降了40%。从市场来看,“想买房的暂时不要买,想卖房的暂时不要卖”已成为一部分人的共同心态。普通置业者看好深圳房价将走上理性和平稳,而对于一些投资客来说,期待市场可能出现去年新政出台后经过短期调整,房价出现暴涨。因此,深圳三级市场的观望心态已经初步形成。
观望心态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新政策出台充分说明了政府对稳定房价的决心和强硬的手段。显然,政府为了稳定楼市,可能还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和更加有力的手段。业内人士、普通百姓的普遍看法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方政府有关房地产的具体调控细则将会陆续出台,打压和制约炒楼行为,规范市场,稳定房价。那么,政府为了稳定楼市究竟还会有什么样的政策出台呢?另一方面,实行新政后,包括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在内,大多数人对房价的走势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买家担心房价出现大跌,不敢匆忙购房。投资客和持房者担心房价上涨,现在出手可能不合算,不如转向出租和长线投资。
观望期是一种短暂的平衡,对于房价的降温、市场理性化和规范的交易行为有着一定的益处。然而,一旦房价的走向趋于明朗,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市场将很快走上活跃。
寒潮期真的会来吗?
上周日,笔者随机走访了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9家小型中介的地铺,其中8家地铺有近期将地铺转让出去的意向,只有1家地铺表示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同时,个别小型中介应对即将到来的低迷市场,可能会做裁员的选择。
5月底至6月初,关内一手楼和关外的高端新房在销售上有突然卡壳的现象。一改过去销售火爆的局面,成交数量锐减。房价持续非理性上涨的新房市场,在目前情况下,将带动高端二手楼价的下降。以南山区为例,前三个月快速上涨的二手楼盘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降。
新政策出台,对于逼退楼市炒家有着很强的威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些普通置业者的信心。受股市复兴的吸引,楼市资金向股市转移的趋势也较为明显。与一手楼一样,二手楼市进入低迷状态似乎难以回避。
有一少部分人预计,在这个夏天里,受新政策的影响,深圳房地产三级市场及中介经纪机构将是一个“冬季”,二手楼市场将进入一个短暂的低迷期或寒潮期。
目前,深圳房地产三级市场中有多种声音在预见和解读。一种说法是90平方米以上的高端物业将出现价格回落。受政策强迫和原有底价虚高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沉淀,这些物业的价格将回落到一个正常水平,带动二手房价的下降。另一种说法是受“双70%”的制约和可开发土地资源减少的限制,高端物业的中长期将有较大的升值潜力。一部分人认为,二手楼买卖市场将明显下降,租方市场将会保持原有的态势或略有增加,楼盘租金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因为原来有买房打算的人,一部分转向了租房,一些投资客暂停抛楼,转向长线投资,将房产转向了租方市场,维持了市场的平衡。
甚至,有一些极小的声音:深圳的二手楼会不会出现九十年代的漰盘?二手楼的价格会不会一泻千里?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和预见性来确保楼市的繁荣稳定,市场也有足够的内力促使楼价平稳。当然,二手楼市肯定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考验。
对于三级市场中介企业来说,市场的低迷将带来较大的冲击。有关人士人析:未来一段时间内,深圳二手楼买卖的成交量将下降30%到50%,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中介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利用市场低迷的机遇进行内部整合,主动调整,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将是中介机构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由之路。
调整期有多久?
作为调控细则的九部委“十五条意见”,不但涉及面更广,且落点更为明确、量化。90平方米、5年、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