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 深圳楼市再次陷入观望 开发商延迟开盘为哪般
  • 2010年11月22日
  •  自9月29日起,楼市“二次调控”组合拳打出,在限贷令、限购令、加息等多重影响下,楼市再次陷入观望,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出现项目推迟开盘的现象。已近年尾,据深圳国土局的数据显示,1-10月,深圳开盘或加推的楼盘有63个,供应量为32135套,供应面积约274万平方米。

      延迟开盘为哪般?

      “我半个多月前休年假去台湾旅游,没想到跟我同团的有好几个都是地产公司的销售人员。”记者的一位同事日前讲起旅游的见闻,感慨到:现在开发商不用卖楼吗?开始集中放年假了吗?

      记者近日采访一些业内人士,发现这位同事所问非虚。目前,的确有不少楼盘推迟了开盘计划,部分开发商干脆不卖了,给员工放大假。

      “其实开发商推迟开盘也算是比较常规的营销手段。因为市场环境时刻都在变化,开发商会根据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这当然也包括了开盘时间和定价。”中原地产市场部总监王世界分析,导致开发商推迟入市的因素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看政策环境。很明显,此次楼市调控力度非常大,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的确对开发商的入市节奏有影响,因此不仅买家陷入观望,开发商也会更加谨慎地对待入市时间,如果没有把握,不会轻易开盘;二是制定销售策略,包括定价,优惠幅度等。开发商在入市之前,都会进行比较周密的市场调研,确定项目的客户定位,如何制定优惠政策,如何开展营销活动等。如果开发商对市场调研的结果不明确或者不理想,那么也不会轻易入市;三是蓄客情况。在制定了销售策略之后,楼盘都会尝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并以各种方式试探客户的接受率和认可度,并根据蓄客的多少决定下一步的营销策略,是否要调整价格或者采用更大优惠幅度等;四是楼盘本身的建筑及工期进展情况。这个属于建筑的范畴,对营销策略影响不大,但也会影响入市时间。

      据记者了解,在延迟入市的楼盘中,一部分是因为楼盘本身是双拼户型,是属于被“限购”的范围之内,所以导致开盘延迟;另一部分则是因为目前一些新盘入市销售情况不太理想,部分开发商选择了以推迟开盘的方式来避免销售清淡的尴尬。

      延迟开盘考验各方定力

      “开盘时间和定价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有业内人士感慨,此次新政虽然严厉,但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房价还是岿然不动。开发商似乎比政策更有底气。

      延迟开盘对开发商而言,真的是实现自保的“独门秘籍”吗?对市场和买家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企业不缺钱,目前的资金足以维持3-5个月,我们没理由降价销售。”日前,一些地产大佬曾公开表示,房地产企业不差钱,完全有能力“抗得住”。他表示,目前开发商的资金链的确在收紧,但绝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

      对于这样的结论,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表示太过乐观,虽然延迟开盘并不足以立即对开发商的资金链构成威胁,但迟迟不开盘将会让开发商付出更多资金成本。据了解,如果开发周期是一年,自有资金达到50%,企业每年需要付出的财务成本大致在10%左右。如果延迟开盘3个月,开发商就得增加1.25%的利息支出。但现在很多楼盘实际开发周期超过一年,自有资金往往只有30%,融资成本会高于10%,因此需要付出的财务成本远高于上述数字。而近期,住建部出台的加强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就是为了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迫使他们降价卖房。

      对于买家而言,延迟开盘可能短期会对市场供应造成一定影响,但对深圳的置业者而言,一方面,仍然有大量的存量房可供选择;另一方面,由于投资客的撤出,也会使得房源会主要面对刚性需求;此外,二手房的成交已经远超一手房,成市场主力,置业者仍然有很多选择。

  深圳市新豪方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2015-2018 Holdfound 联系我们 | 备案:粤ICP备17102985号-1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