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降息影响理财 深多银行暂停转按揭
- 2008年11月28日
- 26日,央行宣布降低存贷款准备金率1.08个百分点,同时下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本次降息幅度很大,降息后各期利率都降到了超过或接近历史低位的水平。大幅降息了,老百姓的理财生活有哪些变化?对房贷、债市、保险等有哪些影响?记者昨日多方采访,解读降息后将发生的变化?
存款
每次降息就想到存定期
“每降一次息,我就在想,自己的银行账户还有没有钱可转为定期。”前天晚上11点30分,王小姐打开了自己的工行网上银行,犹豫了一会儿,她终于通过“活期转定期”的方式,把自己银行账户的2万元转成3个月的定期存款。
“这2万元是刚从股市反弹中割肉出局的一笔钱,当初投资了8万元,最后缩水到了2万。”王小姐昨天告诉记者。那么,这2万元是否还会投入到股市呢?王小姐说,股市风险太高,不敢进去了。“前两年,央行越加息股市越涨,现在降息,股市短期可能会涨一阵子,但越降息股市可能就越跌,否则,要这么大幅降息干吗呢?”她说,将来是否还会入市,要看宏观经济什么时候真的回暖。
自今年9月央行启动降息以来,降息频率和降低幅度前所未有,令不少市民手忙脚乱。
分析人士称,央行大幅降息旨在刺激投资和消费,将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给“逼”出来。
大幅降息的过程中,受损失最大的还是广大储户。经过前两年的物价大幅上涨及投资理财的大幅亏损后,很多市民带着从股市中割肉出来的钱,放在银行账户中“短暂疗伤”,然而一降再降的利率,令很多市民感到有点儿寒心。
“活期利率降到0.36%,明显的就是不想老百姓把钱存银行嘛。”市民杨女士很无奈地说,钱不存银行又咋办?花掉?上有老下有小,也不敢痛痛快快地花了啊,孩子将来要上学,老人将来生病怎么办?更何况,自己今年收入已降了30%,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老百姓敢把钱拿出来花?
对于刺激消费的效果,银行人士并不感到乐观。一家国有银行零售业务部的人士表示,每次降息就刺激了存款定期化。从近期银行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银行业的存款定期化趋势非常明显。前天傍晚,熊小姐在得知大幅降息后,迅速登录网上银行将自己在银行卡上2万元闲钱转存为定期1年。“如果不转定期,说不定哪天被老公转到股市里去给糟蹋了。”她说。
记者昨日发现,央行在此次降息之后,对银行的通知存款利率并没有调整,7天通知存款的利率仍为1.71%,1天通知存款的利率为1.17%,市民如果闲置的未确定用途的资金超过5万元,便可申请通知存款自动转存。
理财
理财收益率会随之下降
经过短期的密集降息,目前1年期的存款利率已从今年10月初的4.14%降至2.25%。由于1年期存款利率是各商业银行设计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参照,因此,未来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肯定会大幅下降。
据了解,由于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目前推出的理财产品日趋保守,而且考虑未来央行继续降息,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也趋短。
兴业银行一位分析师表示,在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中,目前的投资方向多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及央行票据。央行降息后,这些投资品种的直接收益减少,将会直接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
此前,市场上1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大概在4%-5%左右,而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而此次调息后,预计1年期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达到3%就已经很不错了。
由于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没有什么优势,近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已进入一个相对萎缩期。
除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外,信贷类理财产品一度是银行力推的品种。然而,随着央行大幅降息,之前发行的“高利率”产品,可能会出现提前终止,因为很多理财产品中均有类似的条款约定——个人不可提前赎回,但银行保留提前终止的权力。此前,已有多家银行宣布终止信贷类理财产品。
银行人士表示,一些短期理财产品相对活期储蓄来说,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另外,如果仅仅是打理闲散资金,倒是可以关注一下货币市场基金,这类基金的资产投资渠道多,比活期存款的收益还是要高得多。
保险
利率下调拖累投资型险种
中国保险网顾问专家朱柏林认为,大幅降息对保险肯定有影响。就投资型险种而言,分红险受影响可能最大,分红险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债、存款、基金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其中,与银行的大额协议存款的比例最大。因此,利率下调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进而影响客户的分红收益;其次是万能险,预计短期内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可能会小幅下滑;虽然投连险主要靠投资市场赚差价,但大幅降息说明了经济环境有点严峻,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表现不会太理想,今年投连险大幅度亏损也说明了这点。虽然投连险也有保守型的账户可以做与债券相关的投资,但大幅降息之后债券利息同样下降,所以保险收益会受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