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国土房产局副局长刘永根等做客电台民心桥,与市民共同评议深圳物业管理的行风。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我市房屋养老金已收缴追缴36.89亿元,现由物业公司代收代管的本体维修基金也准备划归政府部门管理。
刘永根说,物业管理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深圳的城市名片。深圳是我国物业管理的发源地,一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共63家,占全国的1/5强。虽然深圳的物业管理过去取得辉煌的成绩,但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很多业主反映,物业服务企业收了管理费,但是服务不到位,业主觉得交费后没享受到相应服务;有些开发商运作不规范,擅自修改设计,侵占业主利益,占用架空层,车库等,业主意见很大;有些业委会在运作过程中有不规范的地方,对责权利认识不足。
很多市民对本体维修基金的收缴和使用很关注。对此,市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昭新表示,该中心已向市编办申请更名,增加职能编制,除对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管理外,还将对本体维修基金(2008年1月1日更名为日常维修资金)进行管理。目前,日常维修资金专项管理办法正在起草,今后将由该中心代管,但仍由小区物业代收。
雷昭新解释说,之所以考虑将日常维修资金纳入管理,是因为物业服务企业过去存在挪用、占用日常维修资金的情况,甚至出现过物业服务企业退出某小区物业管理时卷款而逃的事件。目前,全市共有4.89亿元日常维修资金在各物业公司账上,该中心已做好接收准备。
雷昭新还介绍说,截至目前,市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已收36.89亿元。对资金管理、增值运作有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规定只能买一级国债和组合存款,不能炒股票、买基金,以降低风险。该中心正在开发一套信息系统,今后每户业主可以上网查到自己户名下的专用基金数额,这样能更好监督房屋养老金的去向。
房屋维修基金俗称“房屋养老金”,包括房屋本体维修基金和公用设施专用基金两部分,前者用于房屋本体公用设施的维修养护,由业主缴交;后者用于公用设施的重大维修工程项目,由房屋开发建设单位缴交。
下一步,本体维修基金也将被划归到深圳市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管理中心,实现两金合一,从而避免资金被物业管理公司挪用、占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