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设局将2008年定为‘绿色建筑年’,在十一五期间,将通过绿色建筑制度建设以及打造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绿色建筑等一系列手段,把深圳打造成为全国的‘绿色建筑之都’,光明新区将建设成为绿色建筑示范区。”5月2日,在深圳市建设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港地产商会以及本报联合举办的“2008首届中国(深圳)绿色建筑论坛”上,深圳市建设局副局长胡建文表示。
未来三年进行制度建设
据介绍,将深圳打造成为“绿色建筑之都”的设想在去年便由深圳市建设局提出,“所谓的绿色建筑,通俗讲就是国家所规定的‘四节一环保’。”深圳市建设局科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未来将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他还表示,打造“绿色建筑之都”是一项宏大工程,非短时间内可以奏效,“在2008-2010年,建设局主要是打基础阶段,初步建立起绿色建筑的制度标准和政策框架,并通过一系列绿色示范项目的带动,使深圳初步形成绿色建筑之都的雏形。”
据了解,这些“绿色示范项目”目前已有落实,在今年4月北京第四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意将153平方公里的光明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建筑示范区,这是国内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
首先要消灭毛坯房
“要建设绿色建筑,首先需要消灭毛坯房。”在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表示,目前,北京市装修房约占25%,上海达到35%,广州约占50%左右,但深圳还不到10%.“我很奇怪,深圳这么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居然毛坯房这么多,如果不解决毛坯房的问题,建筑的节材、节能都表现不出来,老百姓的室内环境也永远得不到改善。”
据悉,在2006年,深圳市已被确定为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按照规划,深圳将到2010年,基本上取消毛坯房,全面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和住宅部品认证制度。